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4    次浏览
湖北日报讯记者江卉今年1月起,武汉市13个区、157个街道(乡镇)、2.5万个基层党组织、近50万名党员参加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个多月来,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意、解民忧,让群众“感觉不一样”。不满意可以摔杯子、拍桌子不久前,东西湖区慈惠街胡家大队,一场极具“硝烟味”的群众见面会上,街道工委书记彭邦明开门见山:“请乡亲们多提意见,提最尖锐的意见,对街道工作不满意的可以摔杯子、拍桌子。”71岁的胡西祥老人第一个发言,毫不客气,“和邻村相比,胡家村变化太小,路不好、民不便、排水设施不完善,能不能解决?”“龙家台路一直修不成,主要是经费问题,责任在街道,向大家道歉。”彭邦明起立鞠躬,并表示,将从省下的“三公”经费和“三万”帮扶经费中筹措修路资金,本月进场施工,年内修好。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面对群众服务不了群众,各区、街道从群众的意见中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边查边改,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江岸区二七街开通书记、民情、信访“三个直通车”,街道工委书记走街串巷听意见,解民难。江夏区山坡街开展“认门、认人、认亲、认事”活动,驻村干部到农家串门拉家常、结对子攀亲戚、认领服务事项。武昌区黄鹤楼街推行“三问”干群见面会制度,定期入户访问、召开座谈会,征求群众意见。“干部作风和过去相比,感觉不一样!”黄鹤楼街居民潘黎明说,他提了21个问题,已解决14个,其余也在处理中。问题导向除积弊许多问题发生在基层,但根子往往在上级。去年下半年,武汉市市直机关参加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启动后,两批活动单位联动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根除作风积弊。以前遇到排水管堵塞、井盖破损等问题,群众一般打水务局热线电话,高峰期经常打不进去。近日,硚口区水务局公开承诺,每个街道确定一名联络人,24小时值班,1小时到现场,确保居民出门不闻臭,走路不踩水。年底由居民给联络员打分,以居民满意作为考核标准。该市教育实践办坚持问题导向,即知即改。对于老百姓集中反映的普遍问题,立项整改。水箱裂了、休闲椅坏了、花坛破了……江汉区北湖街向居民征求意见,大伙提了这些看似拈不上筷子的小事。然而,由于缺乏专项资金,老旧社区公共设施维修是个“老大难”。随后,北湖街设立公共服务专项资金,将过去“胡椒面式”的市、区、街相关维护经费集合起来,专门用于社区公共设施的小修小补。街工委书记刘久利介绍,如今,居民提出的80个问题,首批已解决20个,专项资金出资9万元,余下问题将滚动解决。动真碰硬一抓到底改作风能否一抓到底,关键在于监督是否严格,制度是否长效。上班早退20分钟,蔡甸区一单位3名工作人员被责令书面检查;向建筑企业指定购买农民工意外保险,区建管站两任站长汪进、曾红涛被给予党纪政纪立案处理;因违反“走读”规定,黄陂一区管干部受到行政警告处分……今年以来,市委派出8个督导组,对机关作风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唱黑脸”、“当包公”。各区共问责21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组织处理175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彻底根除“四风”,需要源头治理。市委出台制度,对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的的行为实行问责,情节严重者将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聘等处分,被免干部1年内不得出任同等职务。此外,把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整改和治庸问责列入各区绩效考核,赋予15%的权重;把“纠正和治理基层干部作风”作为2014年电视问政“十个突出问题”之首,各区书记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