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网页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欢迎您!
时间:2021-06-30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迈入2021年后半年,全球经济无疑正从去年的衰退中逐步复苏,不过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疫情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仍不平衡。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通胀压力陡增影响经济稳定复苏;欧元区经济加速恢复,随着疫情限制解除,经济恢复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扩展;日本经济复苏前景堪忧,多项数据不理想,严重拖累本国经济;印度经济在疫情的强烈冲击下已显颓势,服务业、制造业、国内消费低迷,经济发展面临困局;俄罗斯经济加速复苏,但面临长期通胀风险,对经济复苏构成严重威胁。反观国内,经历过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更显韧性。虽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但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各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经济形势向好,借贷成本有所上涨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商品价格涨幅明显。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与持续出现的通胀风险将严重影响世界金融市场。食品安全、政治危机、气候变化等都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全球正在通过加快疫苗接种率来降低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此外,贸易也是全球经济中另一大重要因素,需要降低贸易成本,恢复自由贸易,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贸易改革,延续正确的政策,促进全球贸易有序发展。
美国5月非农数据低于预期,通胀压力陡增影响美国经济稳定复苏。联邦政府的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让很多人缺乏就业的动力,致使美国就业市场存在大量缺口。但随着更多的美国人接种疫苗、学校全面开放以及联邦补贴将于9月全面结束,就业市场可能在初秋迎来拐点。另外,不断上涨的成本推升通胀水平,加重企业经营压力和民众生活负担,对经济影响也将更加持久且存在危害。
欧元区经济产出连续三个月加速增长。受益于疫苗接种和疫情限制措施解除,经济好转的基础越来越广泛,从制造业扩展到更多的服务业,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企业。随着贸易条件逐步恢复,欧元区经济流入和流出的资金仍在缓慢地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但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需要时间。而且随着需求端的持续释放,全年通胀可能会上升。
日本已于近日全面解除紧急状态,政府也推出了总规模达经济总量四成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日本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工矿业,出口,家庭消费等方面的数据不理想,严重拖累日本经济复苏。在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中,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会出现更大衰退,复苏步伐也将更加缓慢。
印度经济发展面临困局。2020/2021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这一数据是印度近40多年以来的最差水平,但仍无法反映出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对印度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的破坏情况。失业率进一步上升,服务业、制造业、国内消费低迷,酒店、交通、通信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经济复苏缓慢。如何在严重疫情下保障广大民众的基本生计和经济利益是印度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
俄罗斯经济正在从新冠疫情的衰退中加速复苏。不过伴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高,俄罗斯国内通胀持续攀升亮起“红灯”,为了遏制物价过高,俄罗斯货币和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迹象更为明显。但此次疫情引起的通胀飙升并非是暂时趋势,会对俄罗斯经济复苏构成严重威胁。
2021年5月年国际主要大宗商品总体呈现高位盘整态势。黄金价格涨势放缓。美俄峰会、伊核谈判的第六轮会谈顺利结束,加之美英两国局势紧张的背景之下寻求重启英美关系,导致黄金价格上行承压。而且全球经济持续复苏,黄金价格涨势或将难以延续。国际油价显著上涨,美油创年内新高。供应增速难敌需求,受北半球夏季驾驶季节需求强劲以及重启伊朗核协议谈判暂停的支撑,国际原油价格基本持稳于一年新高附近,石油市场目前受到供应紧张的推动,而需求却在不断上升,随着各国重新开放,全球将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预计到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将继续超过供应,大量被压抑的石油需求即将释放。受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调。美元指数的变动和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宏观数据的关联性极大。在触及三年高点后,人民币的升值势头可能很快就会偃旗息鼓。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由于人民银行稳定市场预期的行动较为迅速,向市场传递出强有力的稳定信号,人民币汇率难以出现长时期单边行情,未来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保持双向震荡态势。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作为率先成功控制疫情的主要经济体,今年上半年经济领跑全球复苏。经济新动能对经济的贡献力度稳步加大,政策规范也在为新经济提速提供支撑。但些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供需双向发力提振国内经济大循环,防止需求疲弱持续向下拖拽潜在增长率。
2021年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2021年5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 2021年5月份,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1.6%;2021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3917亿元,同比增长15.4%;2021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454亿元,同比增长24.2%;2021年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361亿元,同比增长26.9;2021年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
2021年5月国内主要商品价格大多呈现前高后低走势。5月钢材走势呈现前高后低,月初国内钢市迎来暴涨,在国家高层领导人发话,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稳大宗商品后,价格一泻千里。总体来看,全国现货市场成交明显减少,低价资源集中释放,进入6月,伴随着去产能回头看正式落实以及南方雨季的来临,监管高压姿态,预计走势呈宽幅震荡运行。5月铜价先扬后抑,冲击近年价格新高后出现回落。五月初受经济复苏以及输入性通胀引导,市场风险偏好升温,以铜为首的外盘有色金属普遍走强;而后随着国内多次强调大宗商品保价稳价,价格调控担忧情绪叠加国内消费疲软导致盘面进入回调。且在六月初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担忧影响,铜价再度走弱。焦炭价格维持高位,由于部分区域受环保政策的影响,焦炉开工有所下滑;焦企维持高利润,焦炭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但随着雨季来临,传统淡季已然到来,焦炭价格上行空间将受限。2021年5月处于水泥行业的淡旺季之交,上中旬行情红火,下旬开始步入季节性淡季。基建方面,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经济复苏前景仍有扰动背景下,下半年基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基建将成为水泥需求的主力军。5月沪铝冲高回落。由于正处传统旺季,基本面向好为逐步攀升的铝价打下良好的基础,铝价攀至历史新高。但过高的价格致使中下游企业利润大幅收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遏制大宗商品涨势,铝价上方压力仍较大。加之6月淡季的到来,预计铝价或以荡调整为主。5月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略有反弹,土地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会有进一步收窄的现象,销售方面,随着各地信贷政策的收紧、购房政策持续管控,对于楼市有利空影响,但交易不会太差。受到去年同期的地市行情的影响,土地市场比预期要差。
热点:2021年6月4日,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的一份通知(财综[2021]19号,下称“19号通知”)决定,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由自然资源部门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划转。
为什么四部门要做出这个决定?中央减税降费政策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以来,在一般公共财政预算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但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体的土地财政收入依旧猛增。中央在19号通知中做出的决定,短期而言是为遏制自2016年以来土地财政的继续无序扩张;长期而言,具有重塑央地财政关系和地方财政的制度改革目的。
我国财政政策进入了一方面减税降费、另一方面适度扩大赤字财政的轨道今年也即2021年的财政报告指出,要“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措施相结合,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政策并举、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重”;并报告“‘十三五’时期减税降费累计7.6万亿元”。
遏制土地财政收入的无序增长。2015年到2020年,按不变价格计量,公共财政收入年增长率始终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2019年和2020年,按当年价格计量,分别降至3.8%和负3.9%的低水平。构成公共财政收入因子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长率虽然波动较大,但总的趋势也是下降的,在新冠疫情发难的2020年,分别负增长2.34%和11.75%。中央政府全面减税降费的政策承诺,在一般公共财政那里无疑是得到了兑现的。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政府性基金收入部分,却看到另一个故事。
土地财政收入在2014年到2020年的六年间,从4万亿元剧增至8.4万亿元。而且,2015年,土地财政收入曾一度锐减至3万亿元,2016年恢复性增至3.6万亿元后,以每年接近或超过万亿元的增幅,一气冲至8.4万亿元的高峰。
与此同时,土地财政收入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从2014年的75%,经2015年占72%的波动后,一路上升至90%的峰值。自2016年中央政府推行全面减税降费政策以来,土地财政收入成为唯一一类不降反升的财政收入(社保基金缴费收入近年也在下降)。
土地财政收入在2015年大减,反映了当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这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5979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降至15年来的新低点;商品房待售面积攀新高,达 7.2亿平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款 7622亿元,同比下降24%。
但在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推行的第二年即2016年,土地财政收入增速却反弹至15.77%,并在2017年报复性增长40.28%。即便是在新冠疫情发难的2020年,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率亦高达15.92%,是年8.4万亿元的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当年地方本级公共财政收入10万亿元的84%。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四个月,土地财政收入21383亿元,同比增长35%。在普惠性减税降费的政策大背景下,土地财政不但逆势而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发展背离了2016年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抑制资产泡沫、降低宏观税负的初衷。从部门的观点来,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公共财政收入和社会保险缴费收入下降,而由地方政府自行征收的土地财政收入猛涨,是国家财政部门难以继续容忍的。
19号通知的出台,从短期看,就是要扼制这一事态的继续发展,或多或少具有踩刹车的意味;从长期看,具有重塑央地财政关系和地方财政的制度改革目的。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何以有助于遏制土地财政收入过快增长?用南开大学财政系郭玉清教授向媒体表达的意见来说,土地出让金由按块块管理的县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征收,不利于中央统筹掌握地方土地收入的体量、支出等信息,而统一征收和统筹管理全国各地的土地出让金,有利于遏制地方政府推高房价获取土地批租收益的自利动机。
实际上,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并非中央今年推出的第一个遏制土地财政的政策。早在2月间,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就宣布,今年要在22个重点城市对住宅用地实行“两集中”新政,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原则上2021年住宅用地公告不超过三次;集中组织出让活动。这22个重点城市涵盖了四个一线城市和18个热点二三线城市。
此外,在土地集中供应制度之下,新房集中供应也提上议程,并由上海先行先试,2021年新房将主要采取集中批量入市。集中供地使得地方必须向中央上报一年供地计划和拍卖时间,这样中央可掌握甚至决定各地的土地供应量,地方难以通过捂地制造地王,哄抬本地楼市。而新房集中供应,用地产研究机构的话来说,意在保障刚需家庭购房消费,同时避免制造不必要的市场恐慌。
(下文主要对国际经济、国际大宗商品、国内经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来源:中金万瑞战略发展部
阅读全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Copyright©2019 万瑞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16035998号-1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